碳氮共渗处理是在820~860℃温度下,利用渗剂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和氮原子,同时渗入工件表面的过程,共渗时间在1~3h,因此碳氮共渗具有渗碳和渗氮的双重作用,共渗时间与渗层厚度、温度和所用介质有关,共渗层的碳氮含量取决于共渗温度。
碳氮共渗处理的共渗温度提高则碳含量提高,氮含量降低;共渗温度降低则碳含量降低,氮含量提高,共渗层中碳含量在0.7%~1.0%,氮含量在0. 15%~0.5%,多用于低碳钢、中碳钢和合金钢等,渗剂有固体、气体和盐浴三种。碳氮共渗后进行淬火+低温回火处理,回火后的表层组织为含氮马氏体+残余奥氏体+少量碳氮化合物,心部为低碳马氏体或中碳回火马氏体。
经过碳氮共渗处理,在确保工件内部高韧性的前提下,提高了表面硬度、耐磨性和疲劳强度,同时氮降低了奥氏体的形成温度,故工件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共渗;且工件共渗后可直接淬火、不易出现过热,工件的变形小;提高渗层的淬透性,可在缓和的介质中淬火处理;渗速快,作业周期短。
与其相比,渗碳后的钢铁零件表面获得了0. 8%以上的含碳量,渗碳温度在900~940℃,渗碳时间一般在3~6h左右,采用煤油作渗剂,同时添加甲醇为稀释剂,可使渗碳零件心部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的前提下,工件表面的硬度、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得到提高,从而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。
从二者的热处理工艺来看,二者均具有提高渗层的强度、硬度、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效果。由于渗碳的温度比碳氮共渗高,故工件的变形量和淬火后的变形大,渗碳周期长,能耗大,不利于降低热处理成本。
另外在表面的含碳量相同时,碳氮共渗层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均高于渗碳层,因此在能满足工件工作要求的前提下,目前有些工件采用碳氮共渗来部分取代渗碳工艺是可行的,多用于处理汽车和机床的齿轮、蜗杆轴类零件等。